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
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 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
愿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
大家有没有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在逐渐下将,因此,我们的创造力下降了,我们缺少创新精神。
在国外,有一位母亲,有一天指着盒子上的圆圈问自己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这是什么?儿子回答说:这是字母“O”,这个母亲先是很惊讶,这不应该是属于儿子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继而很生气,便将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扼杀了儿子的好奇心,一个圆圈在一个孩子眼中可以想象于任何东西,而不是仅仅限制于一个字母“O”,而这个母亲仅用了一个例子就胜诉了。
在一片湖泊中有一只天鹅,而这只天鹅却无法飞上天,因为天鹅在起飞前总要先向前滑一段时间,而这片湖泊的面积太小,不足以让天鹅飞起,于是这只天鹅便被困在了这片湖泊中。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大的,如果你限制他们的思想,他们将像这只天鹅一样,被困在湖泊中无法飞起。
之前看到一组图片的名字叫“珠宝”,而点开之后发现,里面是各种壳类昆虫身上的纹路,摄影师将他们记录的如此细致,后来想,作者为什么取名为“珠宝”,而不是“昆虫集”呢?转眼一想,这便是我们庸俗的地方,这难道不是经大自然雕琢的珍贵的“珠宝”吗?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类昆虫,是选择像摄影师那样去细致的观察,还是选择避而远之,我想也许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吧!所以,好奇心,我们不要丢掉它,因为它不仅有对世界的好奇,还有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中处处充满神奇的东西,所以要允许一些美丽的意外在你的生活中像花一样绽放,很多时候,当你看到一些真正美丽的东西之后,你会更加心怀谦虚;当你接触到一些真正优秀和精彩之后,你才知道人生该如何去努力,走哪个方向,该如何去自我完善。
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画家是我的理想。小时候我觉得画画非常好玩,拿起笔和纸时十分神气。现在我觉得绘画能让我静下心来,放眼看世界。每当我看到美丽的事物,就会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把它描绘下来,然后放到收藏夹里,时不时地看一看。它就好像我追求理想过程中,在心灵收藏夹里收藏的美好的回忆。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为了给将来做好铺垫,我每天都会看着名画家绘画的秘诀,也常常在网上欣赏有名的画作。比如郑板桥画的《墨竹》,图中几竿修竹倚石挺立,突兀的巨石之中长出一丛兰草。竹之劲、兰之清、石之坚,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坦荡与落拓之感。
又如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所画的《江山如此多娇》,图中包括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西北高原、江南大地以及东海。整个画面突出了江山之“娇”,给人壮丽的感觉。我热爱画画,虽比不上郑板桥对画画如痴如醉;傅抱石和关山月爱画画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但我会向这些名家学习。不过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也总会有磕磕绊绊。
有一次,少年宫要举行一次绘画比赛,我十分地激动,终于可以一展我的本领了。这次比赛我十分重视,所以画一幅不行画二幅、三幅……直到画到我满意为止。妈妈担心我不顾惜身体,叫我不要天天画了又改,改完又画。我每次嘴上答应,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由于喜欢画画,所以什么速写、素描、水彩画,我都各画了一幅,又一篇一篇地改。
我满怀信心地交了画稿。盼着……终于,我等到了公布比赛结果的那一天。看着荣誉榜,几滴辛酸的雨滴在我心头,我竟失败了。不过这更激起我成功的-,我比以前更加倍努力练画了。这就是我热爱的艺术,能给我画的画赋予精神,就是我的理想。
也许理想和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这阻止不了我对绘画的热爱。托尔斯泰说:理想不是为了奢求得到什么利益才为之拼搏的,它所代表的不只是在事业上或生活上的成功,而是完成了作为一个生灵所要做到的生命的意义。仅仅只是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我也受益了许多许多……
每当一个人厌烦了城市的喧闹,独自一人漫步于繁华的街市时,就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呼喊,似乎代表的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一种宣泄。
想要在这繁华喧闹之中,寻找一片净土,一片属于自己,独自一人的净土,在那里独自一人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倾注于自然的美,感悟自然本质上无可挑剔的美。想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一份闲适快乐。
末日的雾霭,在天边洒下一片余晖。我独自一人欣赏着她那美的邂逅,欣赏着那橘红色的颜色,逐渐慢慢渗透、扩散,柔和的将自己的光辉,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洒向每一处黑暗的拐角处,洒向每一个孤独沉寂人的心中。
我笑了,这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解放、宣泄,从孤独寂寞中解脱,释放一直压抑于心中的那份黑暗,宣泄自己所有的苦恼,从光明中走出,微笑着面对生活。
为什么呢?为什么转变的如此之快,因为那末日的雾霭,因为那一片余晖。
从日出到日落,从黎明到黑夜,此时此刻,余下的只有那片残阳。阳,为何而残,因为她的不完整,但她却没有因为那份残缺,而致使她放弃她所应该做的事发光发热,为人们带去那份光明,那份温暖。昼夜更替,这亘古不变的定律,因为这份定律,使她拥有的时间如此之短,所以不到最后一刻,那份光芒是不会消失的,即便她是那么微弱。
曾经我看到过残疾人跳的芭蕾舞。芭蕾舞本身就被称之为针尖上的美丽,可这种美,却让人于心不忍。她用那残缺的手臂摇摆,旋转完成一个个颇有难度的动作。还有她的脚,可能在流着殷红的鲜血,为了整个舞剧的成功,她可能正缠着纱布,忍着剧痛,强装着笑颜去完成
在我们尚且短暂的生命中,我们追求幸福,追求理想,在追求人生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微笑着面对生活,追梦人的脚步永无停歇。如果梦有尽头,那就是明天太阳升起的地方。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一个学期已经悄悄来临。
今天,我们又回到了这熟悉的校园。伴随着我们的归来,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学期开始了。
在上个学期中,无论是整个学校,或是学生个人,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那些都已经是过眼云烟。在新学期里,我们都将面对各自的新任务。高三的我们将要在这个学期里做最后的冲刺,朝着自己理想的高校去努力做最后一搏。在此,我也衷心地祝愿我们都能进入理想的高校继续深造。高二的同学们,也将面临选科的决定。而他们,也应该要对自己的实力做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打算。如何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并且把自己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在经过一个学期后,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生活,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学期里,你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去奋斗,目标是一定能够达到的。
今年,我们学校将会迎来校庆。
我校是一所历史老校,在整个--,乃至整个--市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所学校。在风风雨雨中,我们学校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在这期间,她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但是,无论怎样,她都走了过来。
作为一名--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能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是幸福的。
但是,在幸福的同时,我们的肩上也同样背负着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如何复兴我们这所历史老校,是我们这几代人所要努力的目标。
我相信,只要我们全校的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校一定可以再一次登上历史的颠峰。
本周星期五,一件使我非常高兴的事发生了,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春游到了!地点是百花潭公园,百花潭公园挨着浣花溪和杜甫草堂。
我等啊等,时间过得真慢啊!这会儿,已经是早上九点了,我可是怀着激动的心情上的公交车哦。在公交车上,同学们都有说有笑,我就把书包里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拿出来看,希望时间 再过得快一点。
终于,到了百花 潭公园。下了车,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呀,绿树成荫,环境幽雅 ,有好多爷爷奶奶在里面锻炼身体呢。我的同学保皓予和黄殊 涵给大家讲了有关百花潭 的资料后,我们就进去了。首先我们去的慧园,在慧园里,我看见了巴金的资料,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 甘,公元一九零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四川成都,二零零五年十月十六日卒于上海,早年留学法国,一生作品颇丰。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曾经写过一些名言,我知道其中三名“我不过是一滴水,在汪洋大海中巨浪奔腾,一滴水也不会干涸。”“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争取”和“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巴金爷爷的铜像。
接着,我们还参观了盆景园,在那里看见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和石头。墙上挂满了许多画,有可爱的熊猫,形态各异的盆景图,同学们都 忍不住来拍照留恋。
然后,我们找个空旷的地方坐下来,全班同学一起做游戏,规则是“在一个瓶子里,按要求抽出一张纸条,说出下半句,答对的人可以得到我和付强写的有关春天的成语”。游戏完毕后,就开始吃东西,我把报纸铺在地上,把一大堆吃的拿出来,我分享给我的同学,同学们也把他们的食物分给我吃。
吃完了后,蔡老师叫我们画春天,我画了一棵柳树,松树,苹果树和桃树。活动结束了,一会就要坐车回学校了,等 我跟蔡老师告别后,又和张雨萱,张佳琦去玩了一会。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这次春游真开心,既观赏了景色,又和同学们增加了感情。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钟扬
高原反应有多可怕?我没经历过,也不知道。但当我知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钟扬教授如此频繁地前往青藏高原的原野,去采集了四万多棵种子,为我国的植物基因库添上了辉煌的一笔时,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这幅图画:钟扬教授不断用一张信用卡,买“中国基因库扩展包”、“中国分子进化扩展包”与“中国植物学博士”这些商品。那张信用卡上没有卡号,只有“身体健康系数与精神强度系数”这些字。
钟扬教授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死神好像对他不断用生命贷款不耐烦了似的,开玩笑一般用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生命,让他的年龄永远定格在了53岁。我想,这对他自己来说,虽有遗憾与伤感,但他高尚的学者的灵魂,一定还在纯洁神圣的青藏高原的某处,继续研究。或许在寻找新种子,或许在祈祷腾格里(长生天)再诞下更多学子。
看了钟扬教授的事迹后,我想到了己。若我只有一个月的生命时间,前一周我定要马不停蹄地去看我想看的世界奇观;后三周我定要发愤学习化学——我最钟爱的学科与我的人生方向。若有可能,我也想为祖国献一份绵薄之力。不为什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只为证明我真实地、火一般地存在过。然后倒数第二天,我须和亲友们好好团聚;最后一天,我只求在宁静的湖畔度过,无人打扰,最好还能钓钓鱼,然后面带微笑地平静地睡去……
现在我想我对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有一个一知半解了。这正是我从钟扬教授身上得到的最大启发。
然后,我还意识到时间是有多么珍贵,因而我决定要成为一个懂得自主学习的人,从被学习牵着鼻子走,变成我甩着鞭子喝骂着骑着学习走——错,是跑!
我很清楚,钟扬教授并没有逝去,他只是化作了一颗种子——一颗热爱科研与渴望孕育出无数学子的种子,在祖国的蓝天上久久地飘荡。我也懂得了他的精神,我也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个世界,我是一个被弃的孩纸,没有人发现我的孤独与无奈,就像无氧空气,没有活路的出现。
每个人都有淡淡的忧伤,不能说的苦楚,他们有着自己渲泄的方式,不同的处理的结果。而外人看来,随个人变化而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卑微的世界里,有许多卑微的人活着,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难道仅仅只是为了生儿育女,一代传一代麽?还只是为了做世界里的小丑呢?这些问题让他们更加陷入迷惘,他们不知道怎样开航人生的风帆,驾驭缰绳,命运的安排使他们走过岁月的一段素白。生死对他们来说了了此生最后向卑微的世界说一次再见而已。过多的留恋,过多的残忍。
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那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以为自己会有一个传奇的故事。从悲伤的热火中熬过苍白的残忍的故事,我回望过去风影,却在等待的过程错过,我不知道怎样撰写人生,一味的梦幻,真实中映照出邪恶。以为华丽的故事有华丽的结尾,却是写者的恶作剧。很多事都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我们的错觉误导人生的方向。
人生亦是如此。偶然的一次挫败,就成为他人口中的议论,嘲讽,以致于毒辣的言词逼迫人性的善良。我们生存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每时每刻为自己的生计不断用生命的源泉消耗,直到对世界的怨恨泰然处之,或许对世界的不满而撒手人寰。终止一生忙碌的奔波,一生的苦与乐,一生到头来自己都不敢想象的的一生是如此的残烈。我仰望白云,竟净白的让我头晕,机翼划破他们的快乐,拆散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欢快情怀。飞鸟尖锐的叫声响穷天空之阔,似乎讥讽脆弱的白云,骄傲的展翅高飞,飞向夕阳的尽头,落霞的顶端。
生命易脆弱,生命超短暂,生命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生命的命运却是捉弄我们的人生旅程,艰辛,困难,挫折我们不管怎样我们都有一一挑战。虽然生命过于悲哀,但我们还有颗坚毅的心,突破限制。
蓦然回首,原来我一直很幸福,而我却一直不曾发现。——题记
今天和朋友偶然谈起一些生活的琐事她说,一直以来,他的父母从不曾缺钱给她,可她在家里却从未感到幸福。她的父亲是个商人,赚了不少钱,但在感情方面却不忠贞,在外面养着女人,父母之间一直分开住,她家里的儿女很多,却始终觉得很孤独,他的父亲在家的时间很少,从未真正的给予爱给她,而她的母亲一直忙着照顾她大姐的儿女,对她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每天放学回家,饭桌上基本只有她一人。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触颇深,一方面为她的家庭生活感到心酸,一方面想起我的父母,我的家。我的父母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大作为,家里的经济水平也不算太好,但与我的那位朋友相比,我却觉得异常幸福。每天放学回家,必然可以看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以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饭桌上永远充满着欢声笑语,弟弟总是把一天在学校发生的事与家人分享,在他的叽叽喳喳的话语下结束晚餐。
而奶奶总是一大找的起来给我们准备早餐,从未让我们空着肚子去上学,并未我们准备好水壶,相较与空着肚子去上学的同学,我不知幸福多少倍,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但他对我的家人却一直尽职尽责,对我和老弟也一直关怀备至。在这充满爱的家里,虽不是富裕的,但却充满着温馨。
也许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自己的幸福,以前我一直羡慕别的同学家里有钱,可以买很多自己
每个人都身上都会有责任,责任不是一个甜蜜的字眼,他异常的苛刻。但是我们还是要去面对。我们要懂得责任的意义而不是去逃避。
他是一位商人,富甲一方。
可惜,做生意好比水上行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商场是战场,明争暗斗,刀枪相见。而这一次,他败了。只是一时的不慎,便落得倾家荡产。曾经的富甲一方成了过眼云烟,负债累累才是眼前的写照。
他来到了悬崖边,想用跳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站在悬崖上,他低头看见悬崖峭壁上竟然生长着一棵大树。
大树从岩石中缝隙中生长出来,树根紧紧的盘虬在岩石上,树身下就是万丈深渊。大树,面向太阳。树的枝叶虽然不是很茂盛,但是看得出每一枝、每一叶甚至连叶片上的脉络都充满了希望和无限的生命力。绿色的枝干在风中舞蹈,树叶彼此相拥着,仿佛连树都忘了,它是生长在悬崖壁上。
商人不解的问这棵树:“稍有不慎,你将会坠入万丈深渊。为什么你不仅不绝望,而且还能充满希望地活着呢”
山风中,大树似乎笑着回答:“当我只是一颗种子的时候,我想过要放弃生命。可是,我想起了那阵把我带到这儿来的风。它对我说,即使是悬崖也需要一抹绿意。于是我破岩而出,在岩石的裂缝中成长,担当起了染绿悬崖的责任。当我成为了一颗树之后,我又一次想到了放弃生命。因为,在悬崖峭壁上生活,真的很辛苦。就在我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我想到了在我身上做了窝的鸟儿。前些日子,它们孵出可爱的鸟宝宝。若是没有了我,她们就失去了家。所以,我活下来了,为了它们而活下来,努力的为它们创造一个美丽的家。我努力伸展着我的枝干,为小鸟遮风挡雨。为了它们活下来,为了它们而努力生长枝叶,这就是我应该担当的责任。”
商人愣住了。他久久的看着这颗悬崖峭壁上的大树:绿色的枝干,包裹着一个小小的鸟窝,鸟窝里躺着两只小小的雏鸟。悬崖峭壁上的这棵树,那么努力的活下来,就是在悬崖峭壁上它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责任意识和负责精神啊!
商人回家了。因为他明白了,他也是别人的一棵树。他有父母,妻儿和朋友,他也应该担当起自己对她们的责任,为了需要他的人活下去,更何况作为一个公民,他还担当着一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责任都担当不起,那简岂不是连草木都不如了。
商人回家后重整旗鼓,最后终于再次达到顶峰。因为这次他懂得了责任的意义。